愛迪生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是靠自己的勤奮,但其中也滲透著他妻子的辛勤勞動。
愛迪生一生結過兩次婚。第一個妻子叫瑪麗·斯蒂爾韋爾,第二個妻子叫米娜。
為了使愛迪生生活有規(guī)律,不致影響身體健康,瑪麗對他十分體貼。她經常做可口的飯菜,一到開飯時間便給愛迪生送到實驗室;晚上熬夜,又給他送去宵夜;半夜回家,瑪麗就煮好咖啡,準備好面包等著他;天將轉冷,瑪麗早為愛迪生制作好厚呢子大衣;夏季太熱,瑪麗把愛迪生經常換洗的衣衫都洗得干干凈凈,燙得平平整整……愛迪生自從有了瑪麗這個賢內助,精神上很愉快,獻身科學事業(yè)的勁頭更足了,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也更豐富、更多樣了。
有一年夏天,瑪麗帶著孩子到郊外度假,愛迪生一個人留在紐約搞研制。當假期還未滿,瑪麗便病倒了。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她不讓別人告訴愛迪生。后來病情日漸加重了,醫(yī)生才瞞著她給愛迪生寫了封信。
米娜對愛迪生的關心不亞于瑪麗。她知道愛迪生經常廢寢忘食,所以格外精心留意。每天早上都要攔住他喝完牛奶才走。有時愛迪生因忙不能回家,她就親自把飯送到實驗室,看他吃完了才走。不知有多少次,米娜為了把飯放涼了而對愛迪生生氣。
米娜性格開朗,很關心丈夫的事業(yè)。她曾陪著丈夫參加了在法國召開的世界博覽會,憑著她的文才和言辭,使這位謙虛的發(fā)明家更深地為世界人民所了解和尊重。
一次,她從倫敦回來,由于路途遙遠,一路顛簸,感到非常疲倦,就早早地上床休息了。但當她得知丈夫主持研制的活動電影已經成功的消息之后,頓時興奮地睡意全消,趕忙從被窩里爬出來,誠心向丈夫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米娜對愛迪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她為了使愛迪生在繁忙而緊張的工作中得到休息,常常陪著丈夫去看戲,而對愛迪生來說,這確實是唯一的消遣。米娜對于藝術也是有素養(yǎng)的,她也深深地理解丈夫的審美觀點。不但在丈夫的服飾和色彩上,使其莊重大方,樸素美觀,更重要的是這種樸素的美,形成了愛迪生發(fā)明設計的宗旨。因此,愛迪生的設計總是科學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當愛迪生臥病在床時,米娜每天都從庭院采摘鮮花,插在愛迪生的床邊。同時,她還將裝飾在一樓的休息室的紀念品,時常擺到愛迪生可以看到的地方,讓他欣賞以排除寂寞。臥病的愛迪生看到那些自己贏來的紀念品,心里感到陣陣的溫暖。米娜十分細心地照顧愛迪生的生活,她特別把擺在客廳里的紀念章,也拿給愛迪生把玩。每當愛迪生手里拿著各國贈送的紀念章時,他就想起少年時代研究的日子,以及過去多彩多姿的人生。
愛迪生是一位受到全人類尊重的偉大科學家。當然,他的成功主要歸功于他的勤奮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然而,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愛迪生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1922年美國國會統(tǒng)計,愛迪生使美國政府在50年內的稅收增加了15億美元。又據1928年的調查,全世界的資本用在與他的發(fā)明有關的事業(yè)上的數目如下:
電車65億元、電燈50億元、電影12.5億元
電話10億元、電力輸送8.57億元、電報3.5億元
鐵筋工2.71億元、車輛工場1.9億元
蓄音機1.5億元、電動力1億元
電氣裝置3700萬元、無線電話1500萬元
蓄電池500萬元,合計是157.25億元。
他對于現代物質文明的關系,即此已可明了,他在20世紀的地位,也即此就可知道了。
愛迪生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不僅在美國,在世界上都產生了很大影響。美國以愛迪生為驕傲。美國國會發(fā)給他榮譽獎章。美國汽車大王福特說:“美國所以是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這是由于美國有一個愛迪生。”美國的技術發(fā)展,大體上可以愛迪生來劃線。在愛迪生之前,美國的技術基本上是照搬歐洲的;在愛迪生之后,美國才有了自己的技術。所以,愛迪生是美國技術發(fā)展轉折的一個標志。
全世界不會忘記像愛迪生這樣造福于人類的偉人。美國名人紀念館陳列著愛迪生的發(fā)明。目前美國新澤西州的歷史學家們仍在研究愛迪生的發(fā)明及其影響。愛迪生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他對人類作出的重大貢獻將永垂史冊。
愛迪生的發(fā)明,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是這些發(fā)明并不是他偉大業(yè)績的全部內容。他所發(fā)明或使之實用化的留聲機、電影、電燈、電話等,如果不由他發(fā)明,遲早也會由其他人創(chuàng)造出來。這些東西在當時的科學水平下已能為人們所設想,問題在于如何將設想變成具體的裝置。愛迪生則超出了單純的發(fā)明,他實現了新發(fā)明的工業(yè)化生產,在他以前,人們都認為發(fā)明只是命運的產物。
愛迪生根據實際需要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他向人們證明:發(fā)明并不是幸運或是精神突然錯亂的產物。要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和思考。
愛迪生對科學的最大貢獻在于“他帶來了這樣一種思想,即科學總是要不斷進步的。”他向人們表明:“具有獻身精神的研究家們,通過集體或個人的努力,必定能夠使人類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