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陶淵明的作文
話說在東晉,有一奇人叫陶淵明,人們都認為他是一名隱士,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我卻不這麼認為。。
主要依據(jù)就是這篇《五柳先生傳》,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五柳先生就是陶淵明,而這篇文章也就是揭露陶淵明真正身份的一篇代表作。
我初次讀完這篇文章,就意識到一點,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是陶淵明,而是他的學生為揭露他丑陋行為而寫的一篇匿名信。由于文章寫的是陶淵明,所以后人認為作者就是陶淵明。為什麼說是他的學生,文章第一段有解釋“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在古代,先生都是稱呼老師用的,所以是他的學生。因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給他留情面沒直接寫出他就是陶淵明。接下來就寫出了他的種種不足。“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主要因為他學歷不高,說話怕被別人笑話,所以干脆不說,對于榮華富貴更是不敢妄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雖然他學歷不高,但他好學,由于有許多字不認識,所以只讀懂大意。(這可能是唯一夸他的地方,畢竟做人不能太絕嗎?。┒慨斦嬲x動一句話時,就異常高興,以至忘記吃飯。“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如果有一句話實在不能理解,就借酒消愁了,又由于他經常不理解句子的含義,所以養(yǎng)成了喝酒的毛病,最后把家都喝窮了。“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的鄰居知道他愛喝酒,所以很少喝酒,但一喝酒他就聞到了。一喝就沒完,還希望喝醉。最后趕緊走,不想讓別人追到他管他要錢。“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緊接著,鄰居們就把他的住所都拆了,用來抵債。就出現(xiàn)了“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的景象,他也就認了。“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這就是他的學生在咒他趕緊死。
文章最后一段是別人對他的評價,與我的學說不一樣,我就不再多說。
這就是五柳先生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