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中國人都就應看看《鬼子來了》,不僅僅要看,看完之后,還得寫觀后感。
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中,一個北方偏僻鄉(xiāng)村的老實村民馬大三,某一日忽然遇上了生平未遇之事,撤退的中國軍隊在他家里留下兩個黃麻袋并說會回來取,而他們卻遲遲不來。馬大三打開麻袋,發(fā)現(xiàn)其中裝著一個日本鬼子和一個漢奸翻譯,厚道的馬大三要為怎樣對付這兩個敵人傷腦筋了。6個月過去了,中國軍隊還是不見蹤影,反而日本鬼子的碉堡已經(jīng)修到了村口,村民們務必精心地看管住這兩個俘虜不讓敵人發(fā)現(xiàn),而且還要防止俘虜查覺到狀況的變化。這一切越來越困難了,村民們只能要求馬大三解決掉這兩個鬼子,但馬大三卻下不了手。馬大三與他的女人(一個年輕寡婦)由于長期照顧這些鬼子,他們之間漸漸消除了敵意,鬼子向馬大三提議,他愿意以幾車糧食來換取自由,這能夠救濟正陷于饑荒中的村民。馬大三愿意相信這個在他家住了多時的鬼子,大家也同意了這個辦法。結果出乎馬大三的意料,日本鬼子就是日本鬼子,雙方互為友好的宴會在日本兵對村民的大屠殺中結束,村子也被燒成白地。
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影片中人物的性格。馬大三:本分、善良、小聰明、明哲保身、不敢承擔職責,代表典型中國老百姓的生存哲學,拉群人下水,職責大家擔,也就法不責眾,帶著困惑的微笑死去。
河北小山村的農(nóng)民:沒有正面應對戰(zhàn)爭,幾千年的農(nóng)民邏輯讓他們善待俘虜,但最后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意識形態(tài),道德行為準則于現(xiàn)代戰(zhàn)爭邏輯很不適應。
花屋小三郎:帶著日本武士道精神出現(xiàn),但又害怕死得不壯烈,花屋心理變化過程是導演的功力所在。
翻譯:代表著有點文化的中國人,腦子轉得很快,中國劣根性代表。挑撥離間,被上司看不起,“支那狗”。又看不起花屋這樣日本農(nóng)民出身的下層士兵。最后他受刑的時候笑是對時局的嘲笑,也是對自己翻譯生根的嘲笑。
《鬼子來了》顯然對人們所定格的中國農(nóng)民呆板木訥的標準照不以為然,偏要把人物鼓“動”起來,馬大山和他的鄉(xiāng)親們不無生動活潑、生機盎然。不是農(nóng)民不農(nóng)民的問題,這部電影方法的天才之處和獨特魅力在于,不避重就輕,總是徑直要把人生命性的勃發(fā)躍動給煎迫碾壓出來,燃燒或者暴曬,在這個軟沓沓病殃殃的年月,讓“生命動作”披荊斬棘,實在用心良苦?!豆碜觼砹恕?,不給人的側隱之念留下任何余地:給鬼子白面餃子吃,夠了;“我就是殺不了人啊”,夠了;送還鬼子,夠了;寫“友好條約”,夠了;開“聯(lián)歡晚會”,夠了;燒光殺光,夠了——還是是不夠,還要讓戰(zhàn)俘了的鬼子砍掉民族英雄了的馬大山的頭,()而且還要當著“國軍”和百姓的眾,而“眾”是什么,“眾”是魯迅在《藥》里寫過的雀躍的脖子伸得有鴨脖子那么長爭看殺革命者的頭的中國人。
而對日本人的把一段魔鬼華的日本鬼子放到了人性的角度下分析,使日本鬼子也有了性格的豐滿,有殘忍也有怕死的、懦弱的一面。表現(xiàn)了日本鬼子人性的一面,尤其是野野村天天給村里的孩子吃糖。沒有和村民沖突。而最后的爆發(fā)是軍官的暗示和挑撥。因受刺激而發(fā)瘋殺了最喜歡的小孩,刻畫了立體豐滿具有人性,內(nèi)心審視的野野村可能也是“反動”的一部分。
鬼子來了,村民們不是鳥獸散,去打埋伏,而幾乎要夾道歡迎;千方百計掩護的,不是八路軍新四軍,而是鬼子漢奸;遇到困難,不知如何是好,不是翻翻毛主席的《論持久戰(zhàn)》看看,找游擊隊武工隊指明方向,而是不向組織匯報不說,去跟偽軍隊長江湖術士搞上了。說我黨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得益于人民戰(zhàn)爭的法寶,這法寶至少于長城腳下的這×村是不存在的——給村民送來糧食的不是“共軍”而是“皇軍”,而村民彈冠相慶的,也不是凱旋歸來的人民子弟兵,而是雙手沾滿了同胞鮮血的侵略者。為什么偏偏找來兩個黑白片年代銀幕上壞得一塌糊涂的著名的奸角陳強和陳述在那里跑跑龍?zhí)啄?姜文請兩位老藝術家故地重游,是要向二老致敬吧,而觀眾呢,看著這兩張面孔誰不浮想聯(lián)翩呢,姜文請我們舊夢重溫——陳強所飾的武林高手,不是他年事已高武功已經(jīng)要不了人命,而是,鬼子的命,他不敢要。練得虎虎生風卻奈何不了就擒的鬼子,僅僅因為他是鬼子,很尖刻。姜文順手牽來,就把風魔眾生的武俠神話給戳破了,很深刻。
作為一部以抗日戰(zhàn)爭為背景的影片,《鬼子來了》的取意和表現(xiàn)手法是十分新意的,是觸犯某些國人的。電影中有個最為橫烈的人物并不是馬大三,而是一個叫做七爺?shù)臍垙U,是個雙腿殘廢的老頭,老頭面容慘淡,終日以床共眠,他從頭至尾最愛說的一句話只是:我要一手掐死一個,活埋了他們!豪言壯語,一向都讓觀眾以為那只是口號罷了而在當所有人都沉浸在日軍故意布下歡慶酒會的陷井時,七爺此時卻固執(zhí)的費盡力氣拿到槍桿,當日軍開始大屠殺后,他艱難的爬出房門,精狠的打出了一槍,殺死了一個日本人,但最后卻被砍斷了一只手而斃命。那是一場令人震撼的屠殺,其中所裸露出來的悲慘,是讓人窒息的痛苦。《鬼子來了》七爺?shù)闹鹘鞘呛芫哂猩顚雍锰幍?,在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個瘋子,除了憤怒,什么都不會。但到了最后,我們才恍然大悟的發(fā)現(xiàn),原先所有人里面,只有他才是最清醒的,他不相信日本人能有個好東西,能懂得知恩報恩這種善德,于是,在所有的村民都被欺騙,乃至被兇殘的殺害之后,原本信善厚道的馬大三,此后也變成了另外一個兇暴的七爺,在馬大三的本來膽小的身體里變得充滿了七爺才有的血性,憤怒,還有瘋狂!這是一種斗爭的力量,也是唯一的武器……
電影中間有一段講的是馬大三下不了手殺兩個俘虜,于是去出了村,過了河,過了河又上了山,上了山又進了城,找到了以前傳說中的百步穿揚的神槍手,以求之去借刀殺人,可冷幽默的是,這槍手卻告訴馬大三自己是拿槍的主,根本不可能用刀殺人,可那村子地方小,隨便打一槍,日本鬼子也會趕來要了他的命的,所以這個任務他根本就不能接,他又告訴馬大三如果要借刀殺人,下次記得必須不能找槍手,要找刀手。就在馬大三氣斃之時,槍手又把他帶到了傳說中的京城第一快刀手,劉爺那里,槍手是這么對姜文說的:“升天的道上,劉爺給他們墊了一步,刀起頭落,如輕風吹過,飄飄然不覺之中,油然而生,你明白他們咋感激劉爺?shù)牟?你肯定知不道,那些被劉爺砍下來的腦袋,必轉九圈,面朝劉爺,眨眼三下(此時在一旁洗澡的癡呆劉爺加了一句:嘴角子上蹺),啥叫含笑九泉,這便是含笑九泉。”聽完這一通話后的馬大三,震驚的拜倒在地。
《鬼子來了》的結尾是最完美的一個鏡頭,無情的詩意,絕響一般的深刻,最后是令人目瞪口呆的震撼。
含笑九泉,馬大三最后是含笑而死,但他笑的是什么?是寧靜村莊中村民們愚味的善良,還是戰(zhàn)爭下人性的荒唐,我看都不是,馬大三笑的就應是有兩點,一是對日本人嘲笑,一抹重重的嘲笑對著的是日本軍人當時在中國所具有那種罪惡。兇殘滅絕人性的罪行,這一抹子也是是足以讓日本人羞愧到無地自容也無法解釋的。而另外一點,馬大三笑的,卻是圍在四周看熱鬧以及宣傳仁義道德官方政策的那些民眾,他們愚昧的念頭,終將會像他一樣得到深刻的教訓的。
《鬼子來了》,馬大山人頭落地的最后兩個鏡頭,色彩卻是有了,姜文是在向那場民族噩夢說再見嗎?不是,那面“鮮血染紅的旗幟”覆蓋一切前的瞬間,那個死人頭的笑,笑得很詭異。馬大山不明白怎樣處置手上的鬼子,瘋子喝道,“我一手拎一個,活活給他們掐死了”——于是,恰恰是瘋子傻子說出了真理。一個愚昧、貧窮和落后的民族是不可能有一種精神的,而一個沒有精神的民族遲早要被淘汰,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同時又是一個事關生存而不得不應對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