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誰想上來自我介紹?”英語老師在講臺上一遍又一遍地問著,下面依然鴉雀無聲。這場面真是尷尬,看來,大家都是在等下課鈴了。一分一秒,屏氣凝神地熬著,老師也不吭聲了,只有后面墻上的掛鐘寂寞地“嘀嗒嘀嗒”。
我不安地坐著,逐漸焦灼起來:“要不要上去呢?”其實,老師第一遍問時,剛從上面下來的同桌就盯著我了,她的目光灼灼的,帶點挑戰(zhàn)又帶幾分鼓勵,甚至有些“你必須要上去”的威嚇。我被她盯得心虛又心慌,不斷躲閃。
老師又問了一遍,我偷偷看了同桌一眼,她欲言又止,但那雙漆黑深邃的眼睛卻分明說著什么。除了鼓勵與挑戰(zhàn),似乎又多了點什么……小學時我們是彼此期待的競爭對手,如今終于并肩坐在同一個教室里,我并卻不如她想象中勇敢,她失望了?
想到這兒,好勝心抬起了我的手,但它的力量太微弱了,我的手畏畏縮縮,似乎一個隨時準備從戰(zhàn)場上逃跑的懦夫。旁邊的人瞧見了它的動搖,倏地伸過手來,堅定地一托,懦夫就勇敢地沖上了戰(zhàn)場,成了勇士。可心中的怯懦沒那么容易被打敗,她剛一放手,我的手就“邦”一下重重地摔下。她發(fā)出一聲若有若無的嘆息,挑戰(zhàn)與期待不再,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一股自責涌上心頭,化為力量,由血脈傳至胳膊,它終于不再猶豫,堅定地舉了起來。
我舉起了手!老師不停地贊嘆:“多么勇敢的女孩!”介紹完自己,在掌聲中走下講臺,滿腔感激化為微微一笑。若不抓住這個機會,我一定會后悔吧!謝謝你,同桌,我的朋友,你是一劑良方,讓我沒有在新學期第一堂英語課上留下遺憾,你是我的“無悔藥”!
陽光碎碎地灑進教室,照亮她明朗的笑容。我自信地抬起頭,初中的朋友,初中的生活,一切都如此美好!
【點評】事件很小,只是舉手與否;時間很短,只是剎那之間。并沒有曲折的情節(jié),激烈的矛盾,甚至連對話都沒有,小作者只是認真地、細致地描繪內(nèi)心的糾結(jié),同桌的眼神、動作都不明顯,卻是心情不斷變化的重要推動力。寫出了友情的力量還是成長的道路?或許二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