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坐在舊式的老藤椅上,耳畔彌漫著小販們收攤時候的吆喝,只因隔了一道墻,我靜靜地享受著起伏有致的旋律。它比老唱機里悠揚的小曲更能帶給人無限的閑適與恬淡。
正值傍晚時分,上過新漆的門框泛著橘紅色的光。穿過門,目光可以一直瞅到老遠。這時候的夕陽,像只倦了的貓臥在一方矮墻上。于是,原本死氣沉沉的土墻便一下子長了精神,夕陽的余暉那樣柔和,讓人以為這是從矮墻里爬出來的精靈,正一點點地向四周蔓延開去。再過一小會,便全然分不清土墻和夕陽的關系了。
墻是隨處可以看到的,高高低低的墻,有用泥土壘成的,用青磚砌的,有的索性用稻草堆疊而成,但絕不拖泥帶水,只是干凈利索。
一方矮矮的土墻,那樣無聲無息地站在生活的某處,它以灰暗的色調與泥土擁抱交合,用一種抗爭的姿態(tài),詮釋生活之冷暖陰晴。墻無聲,卻不沉默。
陌生的年代,墻似乎是人生活中無法逾越的障礙。那時的墻壘得很高,而且堅固。隔著墻,有時隱約可以聽到鄰居的絮語,有時是家常,有時就是謾罵。然而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倘若兩家相處融洽,便議論墻壘得太高,礙著兩家來往;相反,若是原本就有隔閡,便巴不得把墻壘得更高,甚至在上面安放鐵絲,嵌上玻璃??傊菍⒙裨古c仇恨一股腦地往墻上拋,拋得干凈,拋得徹底。墻不會反抗,這是誰都會明白的,人們不說,可心里一定清楚,正因為有了墻,日子才過得明朗些了。
墻一直以它獨有的沉穩(wěn)庇佑著屋里的每一個人。有一道圍墻,生活之中便多了一道防衛(wèi)。盡管,風雨之后,有墻斷裂松動,或是全部倒塌,甚至化為泥土與大地融為一體,放眼看去,墻里的屋、井、窗仍舊安然地立著、躺著。墻的確在風雨之中倒下了,毀滅了。倒得狼狽,塌得干凈。沒有人會憐惜,沒有人會痛心。一方墻倒了,甚至會有人撫掌慶幸,感嘆著:好在是塌了一堵墻,墻倒了,改日還可以再壘一道呢!墻總是不動聲色地給人以慰藉,哪怕是在自身的陷落和摧毀時。
墻是生活中安詳站立的風景,這種太過熟悉的斑駁陸離的青磚古墻,為人淡忘,卻又時常提及。
日落時分,一方矮墻,總會有夕陽躺在肩頭,墻無聲,卻不沉默,如同我們生活的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