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總冠軍李宇春在北大百年大講堂表演,但由于現(xiàn)場極度混亂,只能讓一些擬定好了的表演取消。由此這件事件引發(fā)了一場爭論。有的人認為,任何大學的講堂,都不應該讓一些娛樂節(jié)目涌入,只可以是進行教學和學術研究。但有的人認為,文化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大學講堂不是舊時的金雍殿那么神圣。我認為,超女李宇春也能走進北大的大講堂,文化本來就不分高低貴賤。
娛樂節(jié)目也屬于一種文化,只是他沒有文學知識文化那么神圣,那么嚴肅。好的文化大家都需要接收,以一種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大學講堂不應接是枯燥,無趣的。如果長期不接觸這種多元素文化的話,就會出現(xiàn)“死讀書,讀死書”的社會現(xiàn)狀。大學生也是人,同樣也有權利去追求自喜歡的東西。在當今的社會追星的現(xiàn)象很正常,也很普遍。
大學講堂不是舊時的金鑾殿了,他并不需要過多的神圣?,F(xiàn)在已經(jīng)是新時代了,我們需要拋開舊社會的封建思想,去接受新鮮事物。接受新潮流,新文化。
中央電視臺推出了許多個節(jié)目,把知識文化與現(xiàn)代的娛樂文化融合在一起,吸引了許多觀眾。讓觀眾在觀看綜藝娛樂的同時,也可以學到一些社會知識。綜藝《奔跑吧》的兄弟團來到了位于俄羅斯的聯(lián)居國會館,他們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英文。即使在節(jié)目的過程中,鄧超也因為困難太大,他本人的英語知識不足,心情煩躁而想要放棄。但是,在其他的成員的鼓勵下,他最終咬牙堅持了下來,完成一次脫稿英語演講。這告誡了我們要努力學好英語。同樣的,娛樂性綜藝節(jié)目,給我們帶來了一種精神,并且融入了一些知識文化元素,呈現(xiàn)給我們的觀看效果是很好的。
李宇春,她是一個明星,一個歌星。但她帶給了我們許多的正能量。每天無止境的練習,唱歌,跳舞,準備演唱會,并經(jīng)常去參加一些慈善活動。多少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不放棄,讓她從“丑天鵝”變成了“黑天鵝”。她的那種自立自強的精神,難道不能為北大的學生們上一堂課嗎?
李敖給我們上的一堂課,能讓我們收獲到很多關于學術的知識,但李宇春用自身的精神和經(jīng)驗教會我們更多的精神文化。
所以說,李宇春走進北大講堂是一種時代現(xiàn)象,藝術和學術融合一起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效果。文化不分高低貴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