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想到過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樂。
——題記這本書是全世界流傳最廣的名著之一。但一直沒有去看,原以為會有枯燥的開頭和與現(xiàn)代合不上的對白,沒想到一讀就放不下了,欲罷不能。
書中我是喜歡基督山這個人物的,很真實的感覺。設(shè)身處地地想,如果我遭遇到他的遭遇,我也會進行復仇,但那不是上帝的手,而是復仇天使,是死神的手。
我看著他從天堂掉入地獄,看著他從云端掉入地底,看著他從充滿希望到徹底絕望,看著他從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變成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復仇天使,看著他最終放下仇恨,找到幸福。
快樂對他來說是短暫,十四年的牢獄之災,使他的外貌,聲音,心性,性格也都發(fā)生巨大變化。他從墳墓中爬出來,恩怨分明,對幫過他的人進行報恩,對那些對不起他的人,施以報復。
人們總是不滿足語言現(xiàn)狀,不滿足于既得的幸福,可只有當失去時,才發(fā)現(xiàn)那份幸福是多么的麋足珍貴。
我們總是埋怨學習的辛苦,父母的嘮叨,而我們卻不知道,學校是這社會上僅剩的凈土,父母的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情感。
他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最終終于看透世事,正如他對莫雷爾所說:"在這個世界上既沒有幸福也沒有不幸,只有一種處境和另一種處境的比較。必須想到過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樂。"那時怎樣的豁達,怎樣的胸襟啊!那時歷經(jīng)磨難后得出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