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在機場刺母的大學生最終還是獲刑了。事情鬧得很大,但原因卻再簡單不過:他向母親要錢,而母親說沒有。這起流血事件值得我們深思。暫且不說孝敬母親,就連基本的尊重母親,那位大學生都沒有做到。在他眼中,母親不是“母親”,而是“搖錢樹”。這反映了當前社會中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隨著禮教的慢慢消失,年輕的一代在對待父母時過于開放,甚至將“孝”與“尊重”都一起扔掉了。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孝”,是為人子女的基本準則,這正如同“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一樣。
為了讓年輕的一代重拾“孝”字,有些措施是必要的。舉辦青年禮,要求學生“跪父母,接家書”,抑或是開設(shè)培訓課,量產(chǎn)孝子,都沒有錯。也許有人會說,跪下去的孩子未必誠信,量產(chǎn)出的孝子未必貨真價實,但是,如果不強制學生向父母下跪,上孝的培訓課,那在如今這個時代,又該怎么喚醒孩子們的孝心呢?對于自我,頑固的新生代們,先不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向他們宣講孝的重要性是否有效,就算當時有了些成效又當如何去維持呢?沒有哪個習慣是三天兩頭做,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的,必定都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連續(xù)重復(fù)才能養(yǎng)成的。對于沒有經(jīng)過古板“禮教”的我們來說,也許這種強制的方法能夠引起我們對孝的重視,并喚醒我們的孝心。
相比于喚醒孝心,重拾正在逐漸被人遺忘的國學也是同樣的道理。
國學經(jīng)典,是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的精髓,但且看如今,中國人的國學修養(yǎng)卻遠不及鄰邦日本與韓國。在日本,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有毛筆字課,并且還會學習中國的國學經(jīng)典,韓國亦是如此。反觀中國,很少有人知道并了解那些國粹。前一陣子,國學熱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很多人站出來批評,說那些熱衷于任何舉辦讀寫國學經(jīng)典的人“假”。如果讓我說,假是有可能,但不管做的人內(nèi)心想法如何,他終歸是更深入地會接觸這些古籍。假設(shè)中國的學校也強制學生學習一些國學經(jīng)典,也許我們的文化便能被更多地保留下來。
對于這些經(jīng)典文化和做人準則的教導,強制是必要的,至少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是必要的。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強迫,那就是強迫你去接觸那些現(xiàn)在生活很少提及但其實應(yīng)該具備的東西;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引子,那就是由強制變?yōu)榱晳T。希望所有人都能理解這種強制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