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高一作文 >

?。可??

人往往很難在“取”與“舍”之間作出明確決定而徘徊不前。“取”:斬釘截鐵地喊著“一切都不會過去!”寧愿終身在這名利場中浮浮沉沉,也不愿錯惜一次“登上高位”的機會。“舍”洋洋灑灑地念著“一切都會過去”于是,兩袖清風(fēng),遠(yuǎn)離這個是非之地,縱情地游覽田園風(fēng)光。取也罷,舍也罷,到底是“一把辛酸淚”還是“自鳴得意不后悔!”恐怕只有我們自己心里最清楚。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一代梟雄—項羽,在四年楚漢之爭中一直處于優(yōu)勢地位,可結(jié)果卻落到四面楚歌,自刎烏江的下場。這與他為人的剛愎自用,不得民心有很大關(guān)系,然而在他逃到烏江時,在“取”與“舍”的抉擇中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命運。因為就在當(dāng)時,烏江亭長有意讓他渡江,到江東稱王,倘若項羽選擇了“舍”:一切都會過去?,F(xiàn)在姑且不談顏面,逃到江東,等待時機,東山再起,再與你劉邦爭奪天下!然而,項羽卻因無臉再見江東父老,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取”:一切都不會過去!可結(jié)果卻取了自己的命!在我們后人眼中,項羽的這個抉擇無疑是愚昧的,然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話或許只有我們這些常人接受吧!項羽,此乃西楚霸王,蓋世梟雄是也。在他眼中,“失敗”就是“失敗”,他絕不會茍延殘喘,低聲下氣地活著。正如李清照所言“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這個抉擇中,項羽選擇了“取”,沒有拋開羈絆他的一切,然而,他無悔!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使我們領(lǐng)略到了陶淵明逍遙恬靜的田園生活,這位曾“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有志之士在目睹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后,放棄了“大濟滄生”的初衰,歸隱田園。他選擇了“舍”,決心拋棄一切利益,相信一切都會過去,開始了自己的“晨興理荒穢,帶日荷鋤歸”的生活。然而,他既成為了一個農(nóng)夫,還更是個詩人。在他的《桃花源記》中,那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憎惡,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表達(dá)了他仍心系天下的心情。他的確“舍”了,舍棄的是名譽地位,可難舍的仍是他大濟滄生的情懷。陶淵明,他做不到“舍”的灑脫,更無法“取”的干脆。在這場抉擇中“一切都會過去”他讓“過去”的是名利,而“一切都不會過去”讓他“過不去”的是朝廷,是國家!

是取是舍,是對是錯,是讓“一切過去”,拋開所有羈絆;還是讓“一切過不去”,仍留戀于世俗。這樣的抉擇,只能由我們自己決定。“意氣風(fēng)發(fā),躊躇滿志”令我們選擇“取”,而“寧靜致遠(yuǎn),淡泊名利”又會使我們走向“舍”。正所謂取也罷,舍也罷,只求自己“無悔”!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