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名人故事 >

伯夷叔齊和孤竹君的故事

伯夷叔齊和孤竹君的故事

商朝時期有一片封地被稱為孤竹國,該國的君主就是孤竹君,據(jù)《史記》記載孤竹君有兩個兒子,伯夷和叔齊兩兄弟,極為賢能,頗得孤竹君的器重,尤其是弟弟叔齊謙遜有禮,更受孤竹君的偏愛。

孤竹君年邁時,有意提拔叔齊來接受處理封地大小事務(wù),叔齊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父王對他的特別用意,礙于不能觸怒父王的權(quán)威,只得盡心辦事,但卻從未在鞏固地位的事情上花心思,行為處事云淡風(fēng)輕,盡量不與官員深交,叔齊認(rèn)為自古子承父業(yè)都按照嫡長子世襲制,這是古制不能違背,盡管孤竹君有此意,但他自己一定要死守這道防線,萬不能犯下這大逆不道之罪。

孤竹君去世后,叔齊拒不接受王位,執(zhí)意舉薦兄長伯夷繼承,而伯夷也是恪守規(guī)章之人,既然叔齊是孤竹君臨終授命的繼承者,那么他便不可奪人之位,伯夷念及手足之情,不愿看到叔齊深陷囹圄,便不告知任何人,深夜收拾行囊遠(yuǎn)走他鄉(xiāng),叔齊得知后,便執(zhí)意追尋伯夷而去。

跋山涉水,翻越崇陵,兄弟二人終于市井之中相遇,伯夷被叔齊的執(zhí)念所動容,便答應(yīng)叔齊拋棄家業(yè)重?fù)?dān),相約不再回歸孤竹國,投奔周國,一起過上尋常百姓人家的生活。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的故事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是《史記·伯夷列傳》篇章中,開篇引用孔子對伯夷叔齊的看法,表明孔子對伯夷叔齊“賢人”姿態(tài)的評價。

文中寫道: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對伯夷叔齊的評價是相對較高的,但司馬遷在此引用孔子的話,并非表示贊同,實為對此提出了疑惑,伯夷叔齊秉持著思想高度極為圣賢的精神,卻不能善終,原本是商朝貴族,最終卻落得采薇而食,餓死山中的結(jié)局。

其實在孔子的七十二賢才弟子中,受到孔子頗多贊揚(yáng)的只有顏回一人,但顏回的結(jié)局我們都知道,窮困潦倒的生活,連糟糠都不足飽腹,青年時期便去世了,留得一世遺憾。這不得讓人深思,儒學(xué)中所尊崇的思想為何總與這世道格格不入,賢人圣人都難以自保,竟都以決絕的方式與這個社會斷絕,這是思想的禁錮亦或是世道的落后。

因此得出結(jié)論,“伯夷叔齊不念舊惡”并非是正確的處世之道,這其中的孰是孰非只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伯夷叔齊的典故或許放置如今的社會,又會被諸多人所詬病,但若放置商周時期,民智尚未開化,禮制嚴(yán)謹(jǐn)?shù)臅r代,著實是令人敬佩的。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