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新聞調查”“新聞會客廳”“面對面”“新聞1+1”……央視新聞頻道這些響當當的名牌欄目,都曾活躍著一個知性樸實的身影——董倩。
香港回歸、50年國慶、澳門回歸、申奧成功、APEC會議、中國入世、載人航天飛行、北京奧運會、汶川大地震……央視這些重大活動報道中,都有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董倩。
這位在央視摸爬滾打14年的資深記者和主持人,對成功的解讀很簡單:努力和機遇是每個人成功的砝碼,只要有機會就盡量抓住。
適度的自卑讓我前行
董倩經常被人問及,當初為什么選擇北京大學歷史專業(yè)。而她總是誠懇回答:“十幾歲的小女孩面對歷史的感受,和到了40歲的時候再看歷史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當時學歷史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為什么“不得已”呢?
那時霍達的小說《穆斯林的葬禮》風靡校園。小說以美麗的北大為故事背景,描寫了一段唯美的愛情故事。當時,董倩心想,就憑這部小說自己也要去北大讀書!但她報考的是北京大學英語系,英語成績卻一般,只能留在北大讀“冷門”專業(yè)。
選擇了歷史系,可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年度大事表,壓根兒就不想好好學。她特別羨慕英語系的女同學,總覺得自己失去了最心愛的東西,還會躲起來偷偷流淚。
整個大一,鉆了牛角尖的董倩根本沒有調整過來,沉浸在失落里,學不進去。
如今的她已深諳一個道理:“當你經歷了一些事,你會問‘為什么’;當你問‘為什么’的時候,你就想知道以前是什么樣的。這大概就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董倩最愛北大的未名湖,春夏秋冬每次季節(jié)轉換的時候,她都要去湖邊轉一轉。她還喜歡泡圖書館,想讀什么就讀什么,讀不懂的,就復印下來帶回宿舍再讀。在北大4年,她沒有找男朋友,不是在湖邊散步就是在圖書館啃書本。
在北大,像她這樣的學生很多,充滿著求知的、向上的朝氣,那種氛圍讓董倩至今懷念。
從北大畢業(yè)后,董倩為求職的事四處忙碌。
1995年10月,董倩去參加央視的招聘考試?;颐?、格子襯衫,短頭發(fā)、戴眼鏡,董倩素面朝天,帶著一身“學生氣”,夾在精心化妝、打扮入時的對手中間,顯得格外“稚嫩”。但她那種特有的自信和朝氣,打動了在場的考官,最終順利進入新聞評論部“焦點訪談”欄目做編輯。
那是11月底的一天,天是灰色的,飄著雪花,冷得不得了。她早早趕到央視東門傳達室,等制片人李小萍來接她進去。她緊張興奮地站在雪地里,一點都不冷,渾身發(fā)熱。
漫天的大雪,熱烈奔放,董倩從此進入央視的大門。這一扇門就此改變了她的一生。
真正進入央視,董倩覺得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歸零。她根本不懂電視,連什么是編輯都不懂!也沒有人主動輔導一個新人,不懂的她就要勤問,賠笑臉去迎人家的冷漠。
她感覺自卑透了。
北大4年培養(yǎng)的清高,就此轟然破碎??粗k公室同事出出進進忙這忙那,自己卻像個木頭一樣,傻呆呆坐在辦公桌前不知所措。
后來,她得到機會去采訪那些“東方之子”,但白巖松采訪一個人只需20分鐘,自己卻需要2個小時,心中對臺里的攝像師感到十分歉意。
在“東方之子”的一次采訪中,采訪對象告訴董倩,“人和人的資質都差不多,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就在于誰能堅持。”
這話讓董倩明白:只有改變自己,適應社會,執(zhí)著努力地堅持,堅持,再堅持。
如今的董倩平靜地說:“一個人在從學校到社會,從年輕到成熟的過程中,適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會推動你向前。當你知道自己這方面不如別人的時候,克服缺陷的過程就是努力向前的過程!”
越做越覺得如履薄冰
憑著勇于挑戰(zhàn)的拼搏精神,經過十幾年的磨煉,董倩才有了今天的睿智、成熟和干練。
1999年,董倩第一次參加澳門回歸大型直播節(jié)目,她以鎮(zhèn)定自若的心理素質出色地把握了現(xiàn)場。2000年,她加入“新聞調查”當記者,照例做得很好。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只有完成了‘東方之子’的積淀,通過在‘東方之子’的鉆研、訓練、提高,才能進入‘新聞調查’這一更高的層次,我才有相對自如一些的采訪功力。”
現(xiàn)在,她成了“新聞1+1”的當家主持人。
“從做現(xiàn)場記者到進入演播室做主持人,我的速度比別人可能快了些,但既然受命于此,就要盡力干好。”這是董倩的一貫風格。
看她的節(jié)目既不大起大落,也不驚心動魄,但是很有厚重感。鏡頭前覺得很平淡,看完以后卻覺得有深度。不懂就問,不懂就學,每做一期節(jié)目,在所涉及的專業(yè)領域內做足準備,這體現(xiàn)了董倩科學、客觀、理性的工作態(tài)度。
面對一些批評的聲音,董倩笑著說:“有了批評,這說明有人看我的節(jié)目了,有人注意我了!人應該換一個角度看待批評,把它貼到墻上,隨時提醒激勵!”
生活中的董倩,真誠樸素,仍帶著些“學生氣”。
“我只是電視節(jié)目制作眾多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實,電視有時候挺不公平的,有那么多人參與了電視節(jié)目的選題、策劃、編輯工作,最后觀眾記住的卻往往只有露臉的公眾人物。”
那天,董倩應邀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她對網絡主持說:“你瞅我的頭發(fā),我自己剪的,一剪子下去就成這樣了!”主持人樂了。又有網友問她一個問題,她脫口而出:“我這個豬腦子,我怎么想不起來那時候采訪的是誰了呢?”
從重點大學到新聞評論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雖然親歷了眾多重大事件,越來越被觀眾和業(yè)界認可,但董倩卻有著出乎意料的謙虛。
董倩的父親是從山東農村出來的,他經常用一些農諺教育董倩:稻子熟了腰彎著。
董倩曾說自己“不如張泉靈聰明,不如柴靜有口才,不如白巖松深刻”,“我必須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維持跟那些優(yōu)秀的人一樣的水平。”
她說這些話,沒有絲毫的矯情。
她坦言:“真是越做越覺得如履薄冰。按說每做一個節(jié)目我都應該增加自信,但問題是兩方面的:一方面,的確是培養(yǎng)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對采訪對象的時候,應該調整到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我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誠惶誠恐、謹小慎微,因為我知道要采訪得好太難了!怎么能深入事情的本質、核心,挖掘到真實情況,其中的學問太深了!”
讓對方覺得你配坐在他面前
董倩是一個很用功的人。
董倩覺得要想采訪成功,首先氣勢上不能輸,一定要讓被采訪者眼里有你。為了做到這一點,采訪前的功課便不能不做足。“如果你的提問不準確,或者說你的提問不夠水準,讓對方覺得你不具備與他們對話的資格,那么他們很可能就會敷衍你。”
董倩從不吝惜花在工作上的時間。為了做好一期節(jié)目,董倩常常“預習功課”到深夜。有一次,她把編導準備的半尺厚的資料帶回家,眼看著天黑了,又到了天漸明,人們又離家上班了,她還在工作。整整一天一夜,董倩從材料堆里完成了滿意的采訪提綱。
“一個節(jié)目成功與否,跟你的準備是成正比的。再得心應手的片子,你輕視了它,一樣效果不好,因此我會重視每一個片子。”
她不給自己任何懈怠和輕慢工作的理由。
“當面對專家的時候,沒有任何東西為你遮丑:他們的目光直視你,讓你無處躲藏。如果你沒有能力與他們對話、過招,那就是一場不對等的談話,根本沒有辦法深入探討問題。”董倩這樣解讀自己的工作,“當主持人能夠把問題最核心的東西抓住,引導專家去分析,專家的精彩,就是主持人的精彩。”
董倩已經成為一個名記者,但她并不想把自己營造成一個明星,她甚至本能地抗拒著這種可能。十幾年面對面的采訪經驗,董倩總結出一句話:讓對方覺得你配坐在他面前。
“不管什么人,部長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謂‘配’,就是讓對方感到‘你懂我說的話’。不因為他是高官就仰視他,也不因為他是普通人就俯視他,心態(tài)要平和。要了解他的處境和他講的內容,要設身處地地站在他的角度考慮。”
即使是采訪一個犯人,她都會讓對方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因為她知道,人只有處在被尊重的狀態(tài)下,他才會感覺雙方是平等的,也才會有與人溝通、交流的愿望。
從最初的迷茫到現(xiàn)在的成功,董倩感觸頗深。不是所有得到機會的人都會成功,因此屬于自己的應對機會的資本一定要雄厚。她告誡年輕人:“你是一個小蘿卜,沒有你的坑,你就得去努力尋找你的坑,找不到,你就變成了蘿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