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暇給”這則成語的“暇”是空閑的意思。這則成語表示事務繁重,時間不夠用。
這個成語來源于《漢書.高檻本紀下》,雖日不暇給,規(guī)摹私遠矣。
公元前202年,劉邦戰(zhàn)勝項羽,即皇帝位,建立漢朝,史稱漢高祖。
劉邦剛做皇帝的時候,朝廷直接統治的領土不過十五個郡,其余的土地都封給有功的諸侯王,幾乎恢復了戰(zhàn)國時期的割據局面。但是,這種做法在當時是必要的,不這樣做就不能換得這些人攻打項羽,不能換得這些人對漢皇帝名義上的承認,也就不能換得統一與和平。
為了求得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必須建立各種規(guī)章制度。秦朝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都已經廢除,新的還沒有建立。為此,劉邦命丞相蕭何制訂一個國家根本大法,使舉國上下有法可循。蕭何從縣吏一直當到大臣,對民情比較熟悉。早在起義軍進入秦都咸陽的時候,他就收取秦朝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等情況。他奉命后,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參照秦朝的制度,制定出了《九章律》。
軍事方面也得有個法令。韓信是位卓越的軍事家。在幫助劉邦打敗項羽的戰(zhàn)爭中立了大功,劉邦讓他制定軍法。大臣張蒼是有名的歷算家,劉邦叫他制定了有關歷數、度、量、衡等的規(guī)章制度。他還命博士官叔孫通制定禮儀制度,使君臣之間有了規(guī)定的禮節(jié),大家都能遵照執(zhí)行。劉邦年輕時沒有讀過多少書,當了皇帝也沒有讀書的習慣。太中大夫陸賈喜歡讀書寫文章,還常常在劉邦面前談論《經》、《書》。劉邦每天處理政事已經非常繁忙,時間不夠用,聽多了就感到厭煩。有一次,他罵陸賈道:“我是騎在馬上取得天下的,關《詩》、《書》什么事!”
陸賈又耐心地說:“陛下是騎在馬上取得天下的,可是能騎在馬上治理天下嗎?自古以來的圣君、賢王,都要研究治理天下的辦法,文武不能偏廢,國家才能鞏固?!?/p>
劉邦覺得陸賈說的話有理,便說:“好吧,你既然知書達理,就把秦朝為什么滅亡,我為什么取得天下,以及從古到今朝廷興亡成敗的大事,都寫出來給我看。”不久,陸賈寫出了十二篇文章。劉邦看后覺得很有啟發(fā),就把這些文章編成一部書起名《新瓊》。
劉邦還立下誓約,并叫人將分封功臣的文書用朱砂書寫,鑄成鐵券,把它放在金屬做成的盒子和石室中。然后藏在宗廟里面,以便永久保存。
就這樣,劉邦雖然每天忙得一點空閑時間也沒有,但離他所要達到的規(guī)模還遠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