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記敘文 >

我眼中的項羽作文五篇

我眼中的項羽

“本色英雄”,多么精辟的四個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亦不失本色。但本色英雄很難成就霸業(yè),只能成為霸王。世界不是一個人的,想要讓世人聽命于你,就必須有足以讓人心服的本事;武力顯然不是最佳的選擇,武力能征服人一時,卻不能征服人一世?;蛟S在當時,全天下沒有一個人是項羽的敵手,但項羽再強也總有疲憊的時候,精力不足的時候,他不可能將天下的人都殺了,即使都殺了,那還叫什么霸業(yè)。他不可能讓天下人真正屈服,自負的項羽,否定一切,又怎能讓天下人認同你呢?

本色因為你獨異于人,有過人之處,有超世之才,可惜項羽不會將它化為超世之業(yè)!項羽可以在戰(zhàn)場上奔騰馳騁,取敵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卻在政治舞臺上捉襟見肘,狼狽不堪。項羽是為了自己而活,為了書寫自己的本色而活,所以無法被天下人所擁護。沒有項羽在政治上的失敗,就沒有項羽的本色。項羽既成就了本色,就成就不了天下。若玩弄手段就不是項羽,向別人求助就不是項羽,不天真就不是項羽,不自負就不是項羽,不沖殺在第一個就不是項羽,過烏江就不是項羽。唉!可惜啊,本色卻不合乎時勢,劉邦的卑鄙,劉邦的懦弱,劉邦的陰險,卻成就了劉邦。

項羽的本色,注定了他的孤軍奮戰(zhàn),注定了他的悲劇。眼見著自己打下的大片江山被別人輕易吞噬占為己有,項羽能做的,只有在戰(zhàn)場上拼殺,在政治場上亂闖,身陷四面楚歌,最后自刎于烏江。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項羽欲過江而終又不過。正是因為他的本色。烏江亭長如果不說出那一番話,項羽是會過江的,然而既然你張口說要助我,而我(項羽)又如何肯接受你的幫助,我堂堂項羽絕不會求人饒命,不會茍活在別人的憐惜施舍之下,這有辱我(項羽)的本色。所以我(項羽)不過江,死也不會再過烏江。是烏江亭長葬送了項羽嗎?不能這么說,我倒覺得是烏江亭長成就了項羽的最后輝煌。烏江亭長給了項羽最后一次施展本色的機會,讓項羽可以在此狂放歌唱。

試想,項羽過了烏江又能怎么樣呢?會接受江東父老再次的稱王嗎?與劉邦再次戰(zhàn)斗就能獲勝嗎?能重新奪回霸業(yè)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項羽的本色,所以注定不可能。那失了本色呢?就不再是項羽,不是項羽就更不可能成功。所以正是烏江亭長的這一番話,給了項羽最后的舞臺,讓項羽將自己的本色完整亦是完美地抒寫下來。這,就是項羽,本色的項羽。

我眼中的項羽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贊揚了項羽寧死不茍活的精神,但是我暑假讀過《史記》中關于項羽的內容后,我對項羽有了自己的看法。

項羽是一個英雄。他是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可以沖鋒陷陣,轉瞬間就能殺敵百人,他用兵大膽,敢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佩服他的膽略和勇猛。觀看秦始皇出行時,他竟敢說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誰敢如他一般出此豪言?從這點看,項羽的確是英雄。

但項羽更是一位失敗的英雄。

首先,我認為他不注重文化學習,只崇尚武力。他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只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已經足夠了??伤麤]想到,不學習,有些方面就會無知,無論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無知都會成為絆腳石。

其次,我覺得他不善于用人,不能把握好時機,無知使他不知人,更不善用人。張良、韓信都曾經投奔于他,可他竟不能知人善任,使這兩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劉邦所用,最后把自己打得一敗涂地,總算有個謀士范增的才智也給浪費了。要么不執(zhí)行范增的計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絕好的機會呀,可項羽偏偏痛失良機,要么中人家的計策,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致使范增離開他,在憂憤和疾病中去世,使自己徹底失去謀士。

項羽還是一位不善于總結自己失敗的英雄。項羽在臨死前曾說:“天要亡我。”而不從自身找原因。項羽英雄蓋世,卻只會逞匹夫之勇,不能駕馭天下英雄,到死都認識不到自身的弱點,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敗的原因歸之于天,真是可悲呀!

我眼中的項羽

說到項羽,有生而發(fā)的一種敬畏和同情之感。不知為什么,劉邦和項羽之間,我更傾慕于項羽,他的神武可謂氣吞山河;他的愛情,可為繾綣動人,大師,結局究竟是悲涼的,項英雄最終自刎烏江,美麗的虞姬亦是隨風而逝。帶給人是無限的惆悵和悲涼。

項羽,自然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吳中子弟皆憚之”其志向博大高遠,一日始皇帝游會稽,項羽脫口而出這個人可以取而代之呀。其叔項梁因此奇之。氣候,舉拳而起,從者云集,破釜沉舟救越破秦,令諸侯莫敢仰視,及自封西楚霸王,眾王反叛,更見其驍勇;討伐手東西,往來翕手,未知疲倦,他很講信用,只因允諾項伯善待劉邦的進言,他不顧亞夫示之者三于鴻門宴上放走了羅網中的劉邦;當吳江自刎時,他拒絕登上烏江亭長的救生船,而對身后的叢林干戈。他面對死亡,氣概何其豪邁,真正的勇士是無法被震攝的,英雄項羽最終自刎死掉了。

他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英雄,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別姬的故事,無不體現(xiàn)到項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愛江山,也愛美人,項羽是愛江山還是愛美人我認為他既愛江山,也愛美人。愛景山,他有南征北戰(zhàn),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寶座;愛美人,他才隨身不離虞姬。許多人覺得,項羽不應該因為美色在四面楚歌時,不開個例會,但試問,面臨生死以別的邊緣,誰不珍惜與愛人共度的時光,何況項羽身后有個如此乖巧的女子,難怪得到如此歡心。這處于項羽的柔情,他的重情義。

兩軍交戰(zhàn),拼死一搏,所當所迫,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這十二個字在項羽本紀里,項羽對自己的評價。項羽的一往直前,誓死如歸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會中發(fā)揚,那么會多好。地震當中的,官員也秉持著這種精神,那么我想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傷亡人員。這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前秦功臣讓我感動。

項羽對士兵的友善,對部下的關系,同甘共苦的精神。歷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現(xiàn)代人能顧及的。無良商販為了私欲,剝削員工的事例比比皆是。為什么不能學習一下他的精神呢。

項羽,他讓我嘆息,讓我感慨,讓我傷感。他的血性和柔情,讓我揮之不去,詠之不足。他雖然像流星,在歷史長河中一閃而過,但他卻成了一個文化符號,被人們無數(shù)次的所評價著。

我眼中的項羽

知道項羽,是原于那首《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七個字,把一個深情男子的形象刻入我的腦海,成為烙印,成了所有男子的典范。

一直都在為霸王別姬的故事感動著,一直都在想,怎樣的一個男子才能讓虞姬那樣奮不顧身的去愛,所以我開始走近了他。

慢慢的,我了解到——

鴻門宴上,他的不忍。范增幾次向他示意,他卻無動于衷,他不是沒有看到,他更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放虎歸山的后果有多么的嚴重,可是,在他對面坐的那個人是他的兄弟啊,他怎么忍心?在范增生氣的時候,可曾看見了他內心的干凈,透明?

解兵東歸,他的信任,對方是和他打了那么多大大小小場仗的人,他居然可以如此的信任他,是因為黎民百姓,還是因為他相信人性的單純?我至今仍不清楚,但是,我知道的是,他被騙了,被騙的很慘,他的離開,卻換來了小人的背信棄義,項羽,你怎會如此輕易的去相信一個人?

霸王別姬,他的深情。'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每一個字,都如同鼓錘隱忍的敲進我的心中,我想,虞姬的內心一定和我一樣,不然,她一個弱女子怎么會有勇氣在吟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后引頸自刎?當項羽抱這虞姬逐漸冰冷的身體的那一刻,他的深情足以讓天地動容。

烏江亭旁,他的簡單。他認為無顏見江東父老,所以至死不愿意渡江,他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人,哪怕自己無罪,也要攬過所有的責任,用他自以為最好的東西去償還。比如生命。他沒有錯,錯的,只是他的簡單啊!

烏江自刎,他的勇敢,我以為自刎就已經需要很多的勇氣了,我實在想不到項羽把頭拋給呂馬童的那一瞬間,他又需要多少勇氣的堆積,他的死,都如此壯烈,他用他的勇敢,把一群漢兵的膽怯逼得無處盾形。

這就是項羽,不忍,信任,深情,簡單,勇敢的化身的他,所以,也就不用奇怪為什么虞姬那樣的死心塌地了。若是我,也一定會為了這顆亂世之中干凈的心心甘情愿的付出!

我眼中的項羽

大概,夕陽下沉了。

英雄——倒下了。烏江,紅了......

英雄10歲那年,爺爺死在了戰(zhàn)場之上,自己的國家也從而被滅,他的人生,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復仇!

有人問他:“你不學文,不練劍,何談復國?”英雄笑:“文,寫名則夠,劍,僅死5,6人而已。復國,需靠萬人敵——兵法!”說罷,陽光照耀在他的身上,逐漸地,逐漸地覆蓋了少年時的英雄,只剩下一陣爽朗的笑聲......

那時,也注定了他的與眾不同,因為命中注定了,他——是英雄,千古英雄!

他是貴族之后,擁有著是凡人所不具備的氣質,小時候也養(yǎng)成了桀驁不馴的個性。但在國家被滅之后,面對仇人,卻可以忍氣吐聲,口中卻滿是不是不服,蹦出了一句話“吾必取而代之”,也因為這一句話,讓人們將一切的祝愿和希冀全都托付給了英雄。

如今的他,也已經做到了。但卻沒有達成原來的目標,他茫然了,叔父的死也使他沒有了依靠,一切的一切,都成了難解的謎團。但,他卻沒有倒下,因為,他還沒有復國!但,他自傲了,面對兩名忠臣大將,他毫不理會,因為英雄從出戰(zhàn)以來,就沒有品嘗過失敗的滋味。對于人才,他都亦為云煙,殊不知,這兩位大將,后來是滅了他的關鍵因素。

英雄得到了美人虞姬,一位美貌與智慧并存的女人。但英雄卻沒有不理朝政,反而更加努力,希望早日復國,換百姓一安寧,還自己的國家一公道!但,他卻做錯了一件事——裂土封侯!秦花了幾十年力氣統(tǒng)一王朝如今又被分成了18個諸侯國,天下嘆,百姓憂——接下來的戰(zhàn)亂何時才了?

英雄卻并不這么認為——這是諸侯們贏得的,是他們的刀光劍影,血濺沙場,才換得如今的安寧,這一切的幸福,一切的榮華富貴就應該屬于他們!但是,英雄眼中的完美,卻沒有持久。

一位長者,比英雄大了20多歲,身上絲毫沒有霸氣,委曲求全,但卻以“仁”著稱于世,英雄當他是哥哥,但是,這位長者,眼中只有自己......

長者到了關中,看到了秦皇的宮殿,興奮至極,全然忘記了英雄。英雄千里迢迢趕過來慶祝,但卻被這位哥哥拒之千里,英雄十分生氣,霸氣溢滿了全身,僅用了1天時間,突破了重重險關,兵臨城下——這是他,卻很冷靜,沒有絲毫的急躁,做了一件書寫史冊的豪舉——鴻門宴。但,英雄就是英雄——心太軟。

面對長者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道歉和一大堆的理由,英雄的心里很糾結:選擇殺,違背心愿,但卻能完成心愿,不殺,會為自己留下禍根——他毅然決然的做自己——放棄!

如今,他身邊卻只剩下了20余騎,身后就是烏江,河上慢慢出現(xiàn)了一個人影,又是一位長者。但這個長者卻十分急切地邀請英雄上船,東山再起對于英雄來說不是難事,但英雄卻不肯上船:他沒有臉去見自己的江東父老,更沒有臉去面對死去的虞姬。

他的雙眼溢滿了血絲,手上的寶劍也沾滿了敵人的鮮血,在夕陽的余暉下,他緩緩地舉起了寶劍,夕陽漸漸覆蓋了他的全身,傳了一陣笑聲。

英雄——倒下了。烏江,紅了......

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卻流傳至今,項羽雖敗猶榮。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