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招牌式的成龍動作喜劇,喚起了我所有對童年時期電影的回憶,他是陳家駒,是馬儒龍,是亞洲飛鷹,矯健的身手,滑稽的動作,拼命三郎式的搏命鏡頭,讓我無法不為之敬佩。
如今成龍已年近六十,沒有人能夠敵得過歲月的磨礪,成龍也一樣,但是在英雄謝幕前,誰又不想用力一搏,一喚當(dāng)年的風(fēng)采,最后一次重溫自己久違的榮耀呢。于是《十二生肖》誕生了,我堅信它也成功了。可能有人會說,電影的動作設(shè)計,笑點設(shè)置都是以往的“成龍式”,沒有突破,但是我在想,完全好處上的成龍式電影還要追溯到98年的《我是誰》,這一別就是十幾年,觀眾看成龍的電影不就是為了追憶這久違的感覺嗎,難道非要突破成《碟中諜》或者是《007》。
電影最后成龍從火山滑落下來,看到成龍滄桑的面孔,我看的眼角有些濕潤,他還是那個不怕死的拼命三郎。如今的成龍,對于那些高難度動作可能再也力不從心了,可能觀眾以后再也不能見到純粹的成龍式電影了,看完這部讓我期盼一年多之久的《十二生肖》后,突然內(nèi)心有一種極度的失落感,所有的期盼就這樣隨著兩個小時的電影結(jié)束而過去了,并且將一去不復(fù)返。向我們的完美童年致敬,向《十二生肖》致敬,向成龍致敬。我堅信終有一天成龍這個名字以及他招牌式的功夫喜劇會被永遠(yuǎn)載入世界電影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