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請給我結果》這本書,我的心一次次的被震撼著。書中講到的思想,理念和標準確實值得我們每一位員工,個性是管理者深思。我們每一天忙碌地工作著,很少去思考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否真正有好處,有效率,很少去探究是在完成任務,還是在做結果?!墩埥o我結果》一書,透過寓言,身邊的故事,生動的企業(yè)案例,層層剖析,告訴我們一個看似簡單,但又好處深遠的道理,不要只完成任務,重要的是結果。
“少一點狹隘的主人翁意識,多一點雇傭感,就是職業(yè)化。”“企業(yè)與員工之間本質上是一種商業(yè)交換的關系”,本書的話語讓人不寒而栗,我們與企業(yè)就應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企業(yè)付你工資或薪酬,你帶給相應的結果。在現實工作中,我們不少員工卻把上班當成結果,以為只要上班就能夠領工資,這種觀念要徹底的改變。做為一名中層的管理者,要引導員工懂得:上班是不能夠交換工資的,上班的結果才能夠交換工資。我們最基本的天職就是創(chuàng)造價值,帶給結果。
“成功需要一顆堅強的百折不撓的心。”這是我這些年來一向深信不移的觀點。但是在我遇到困難時也曾困惑過,苦惱過,我參加工作近三十年了,前些年一向從事醫(yī)藥藥品的經營管理工作,對于醫(yī)藥行業(yè)營銷,管理方式比較熟悉。但經營醫(yī)療器械,我卻不在行,更不了解市場,領導派我到器化玻當領頭人,我能行嗎?我猶豫,我心思沉重。在領導的鼓勵下,我來不及思考的更多就理解了任務,我要求自我在最短的時光內熟悉行業(yè)特點,營銷方式,在最短的時光內使員工思想統一齊來,構成一個向心核力,進而提高了員工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盡管我深知這些都是永遠學不完,做不完的事,也只爭朝夕,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我才能體會得到。有人說,人生漫漫苦旅,誰無飽受逆境之苦?弱者便在一次次的灰心喪氣中默默的修建自我的墳墓,而強者卻在一次次的磨礪中邁出更堅實的腳步。我堅信只要堅守信念,勇敢應對,永不放下,那么你就看見風雨后面的彩虹。
《請給我結果》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是靠結果生存的,我們不可能靠理由生存,沒有結果,我們就不能生存。在殘酷的事實面前,任何理由都是借口。借口,會使我們邁向死亡!
咀嚼品味著這些話語,猶如服了一劑猛藥,催人奮起。雖然公司領導了解我單位的起點及面臨的困難,但這絲毫不能成為你不帶給結果的理由。企業(yè)要在競爭中謀求發(fā)展就得披荊棘,勇往直前。既然對手在拼殺,我們又有何理由有半點懈怠?不問耕耘,但問收獲。目前我單位最后擺脫了虧損的局面,盡管這不是一個完美的結果,但有了0。1,就有0。2,0。1永遠大于0。
“鎖定職責,才能鎖定結果”。做為一名中層管理者,一店之首,不僅僅要懂經營,更要善管理。在海爾,大到機器設備,小到一塊玻璃,都清楚標明事件的職責人與事件檢查人,有詳細的檢查資料及考核標準。這種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不再去想個人工作態(tài)度如何,只要職責鎖定,做到“職責到人”,“人人管事,事事有人管”,這就是海爾能夠成為中國企業(yè)榜樣的重要原因。
人們不難想象一快玻璃,尚且有兩個職責人,更何況海爾的生產、銷售?與海爾0EC管理法相比,白認為懂得一些管理方法的我感到撼言。在日常的管理中我們似乎也明確了職責,但總有一些小事既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就靠大家主動自覺吧,其結果是沒干的心安理得。干了的以為這不是我就應干的。這些都是職責不明確,不細化,更沒有嚴密的監(jiān)督機制造成的。
知不足則知進取,我單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細劃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資料及考核標準,讓制度流程去管理,鎖定職責,落實到人,猴子各就各位,員工敢于承擔職責,決不允許"銷售不好是因為俄羅斯的礦山爆炸了"的荒唐的故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
初讀《請給我結果》是心靈的震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再讀《請給我結果》是心潮的澎湃,我能感受到內心深處涌出勇氣與力量。我讀懂了張總對醫(yī)藥公司未來發(fā)展的期盼。既然要造就一個強大的公司,就要打造強大的職業(yè)化員工,請從每一個人,每一天,每一項工作做起吧!當由于每個員工的努力,我們做大做強一個結果的時候,再回頭審視,原先的付出,一切的汗水,淚水都算不了什么,因為我們做出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