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大家可能都是從“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中認識他的吧。司馬光從小就聰明過人,長大后費盡心血,編寫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資治通鑒》。
除了這一偉大的成就,鮮為人知的是,司馬光還是一個難得的清官。他為人真誠慈善,處事光明正大,辦事勇敢果斷,深受朝廷的信任與百姓們的擁戴。因為這樣,仁宗賞賜給他一筆百萬財產,可司馬光認為國家財政困難,、憂患重重,不肯接收這筆賞賜。再三推辭不了,他把一部分用來充當公費,一部分救濟貧困的百姓,自己卻分文不收。“儉則寡欲,侈則多欲。”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司馬光對財富的態(tài)度。司馬光執(zhí)政時間雖然不長,只有一年半,但他竭盡全力日夜操勞,耗盡了畢生心血之后與世長辭。噩耗傳出,四方百姓趕來奔喪,一個封建社會中的宰相,能得到民眾這樣廣泛的悼念,是非常罕見的,可見他是一個深得人心的好官!
歷史上,這樣的清官好官數(shù)不勝數(shù):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包拯一生嚴于律己,清廉簡樸,對貪官污吏嚴厲打擊,執(zhí)法如山,深受百姓歡迎,被世人譽為“包青天”;唐朝狄仁杰做官,為了拯救無辜百姓,敢于違逆君主之意,因為他時時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清風兩袖朝天去,免礙閻羅話短長”的明朝杰出政治家、軍事家于謙一生清廉自律;被康熙成為“江南第一清官”的施世綸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貴,勤于民事,在民間素有“施青天”之譽。
古人廉潔自律,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卻可以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竟然出錢收買別人,讓別人來幫助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比如:很多學校開學后都會進行班干部與學生會干部的改選,有些“官”念很重的學生,“賄選”拉票,通過請客吃飯、贈送禮物的方式向同學“行賄”,讓同學在選舉中投自已一票。
這種現(xiàn)象雖然不是每個學校都有,但在報紙上也時有耳聞。一個初二學生在競選班長的活動中,特意請幾個要好的同學到餐館吃飯,又向這些同學贈送禮物,同學們對他的意圖心領神會,就想辦法幫他拉票,最后使他如愿以償當上了班長。事后,他竟然還得意洋洋地說:“其實我的競爭對手綜合素質比我高得多,但他們不開竅,在競選前沒有做工作,疏通關系,又怎么能競爭得過我呢?”
還有的同學小小年紀,卻一心鉆進了錢眼里,利用自己學習好的優(yōu)勢,不是想著幫助同學,卻充當起了同學的“槍手”,利用假期,天天替同學做作業(yè)賺取“外快”,在家休息比上學還用功,而那些花錢買作業(yè)的同學則自在逍遙地消遣假期。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還有些同學撿到東西不是交給老師,而是理所當然地占為己有;有的同學家境優(yōu)越,把和同學比吃比穿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有的同學爸爸媽媽有一定的職位,每天總是有公車接來送去……
這些不光彩的行為玷污了純潔的校園,很多同學耳濡目染,幼小的心靈便有了對權力、金錢的羨慕和追求。
同學們,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讀千年古詩,讓我們接受古人清廉文化的洗禮,把廉潔兩字牢記心中,潔身自好,做一個堂堂正正、品學兼優(yōu)的好少年,讓校園中每一朵向日葵都朝著太陽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