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有言:“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可見“法”從古至今都是治國的一個重要武器。對于法,大家都懂得違法的嚴重性的,所以對于它是敬而遠之。之所以大家敬法尊法,是因為法與罰是分不開的。
談到法與罰,我們首先應當有法可依,畢竟“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面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我們當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在當今社會,有多少犯罪分子逍遙法外?若想真正做到以法治國,首先應當建全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接著才能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才能讓犯罪分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受到應得的懲罰。
有法可依到有法必依,這對于治國來說,可謂成功了一半,要想真正做到以法治國,還有關鍵的一點,那便是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對于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近幾年,電視劇、電影產業(yè)可謂百態(tài)千姿,影視作品多了,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拍攝景點帶來了污染?!稛o極》劇組污染了香格里拉的錦繡山河,又讓圓明園的樹葉泛黃了近兩年;《神雕俠侶》劇組則是破壞了大墎烽燧遺址;《大旗英雄傳》劇組在仙都風景區(qū)拍攝期,竟用涂料噴涂覆蓋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摩巖石刻……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而“污染劇組”頻頻出現(xiàn),是因為有壞的示范——《無極》劇組破壞香格里拉生態(tài)環(huán)境僅僅罰了九萬元。處罰如此之輕,劇組們自然不長記性。選擇去一些風景秀麗之處拍攝,在目前是一種潮流。風景區(qū)可借劇組抬高身價,劇組也可以利用優(yōu)美的拍攝環(huán)境提升關注度,這看似公平的“交易”,其實是對自然的不公平。誰都知道保護環(huán)境很重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功利因素又往往凌駕其上。試想,如果相關管理部門嚴格執(zhí)法,違法必究,這些劇組還敢屢次以身試法嗎?
關于治國還應當有一個基本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國古代也有這樣的說法;“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趙惠文王有一個弟弟,名為趙勝,號平原君,官任宰相,家中有食客數(shù)千人,頗有權勢,而他的家臣家丁卻仗勢胡作非為,不尊國法,趙國官吏趙奢為人正直,鐵面無私,當即按法將平原君家九個不納稅的管事家臣全部處以死刑,平原君大怒,要殺趙奢。趙奢不急不慢地說::“我若不秉公執(zhí)法,又何以叫國人守法呢?國人不守法恐怕趙國也不能鞏固,而你的榮華富貴也就不存在了。”一席話,說的平原君啞口無言。
如此看來,想要國家繁榮昌盛,應以法治國,以罰固法,這樣“法”才能深入人心,最終國家才有精力發(fā)展其他方面的建設,才能打造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