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高三作文 >

勇于挑戰(zhàn)

一條蚯蚓,雖然沒有強勁的筋骨,鋒利的牙齒,但它能夠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一只蝸牛,雖然沒有雄鷹那雙大翅,不能夠飛向高空,但它可以站在金字塔的最上方,來俯視整個大地。

蚯蚓、蝸牛,都敢于向自己挑戰(zhàn),他們沒有屈服于自己天然的不利條件,而是克服自己的種種不足,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即使蝸牛沒有達到金字塔頂,我想,它也是無悔的,因為他為自己的目標付出了行動。

敢于挑戰(zhàn)自己,是不僅僅需要心目中的目標,更需要那種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

前幾日,在報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說的是一個失去雙腳的人,要去攀登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珠穆朗瑪峰。當時我想,他是否腦子有問題,沒有了雙腳怎么登山,或許這是一則假新聞。可是,一個月后,我再讀報時,竟然看到這樣一個大標題:“雙腳殘疾,登上世界最高屋脊”。我竟然不敢想象他真的能夠登上山頂。看著圖片上,他那假肢和他腳下的山頂,我的內心充滿了敬意。它的內心充滿斗志,它是不屈服的人,它是一個敢于挑戰(zhàn)自己的人。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抱怨自己有某方面的缺陷,而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并以此當作自己的借口,來掩蓋自己的懦弱。

學生想,我若有像愛因斯坦的腦子就行了,可以每次考試都拿全校第一。可是他沒有考慮到愛因斯坦所付出的努力,他是怎么向自己挑戰(zhàn)的。

弱小者想,我若足夠的強壯,絕不會向任何一個人屈服,可是,他忘了屈服于別人,不是因為它的弱小,而是他內心沒有足夠的勇氣向強者挑戰(zhàn)。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但我們不能夠失去勇于挑戰(zhàn)的勇氣。只有敢于向自己挑戰(zhàn),你才能夠有成功地希望。

不要抱怨自己的不足,要敢于向自己的不足挑戰(zhàn),即使失敗也無悔。

[誤區(qū)警示]

本文根據材料從一個側面入手提煉觀點,贊賞烏鴉的勇敢精神,立意較準確,寫作中能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論證,結構完整,思路清晰。被評為二類卷,得分為45分。但仔細分析,本文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事例的典型性不夠,如從報紙上看到的新聞,作者在引述時不嚴密,前面說“前幾日,在報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后面又說“可是,一個月后,我再讀報時……”顯然作者對這個材料的記憶是似是而非的,這也讓人不能不懷疑其真實性。再如后半部分舉例,“學生想”“弱小者想”等等說法都是缺乏典型性的;二是語言基本功不夠扎實,表達不夠準確,病句,錯別字,書寫影響了閱卷老師對文章的整體評判。這就提醒我們,無論是平時的寫作訓練還是考場上的二類作文的調整升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閱讀,學會思考,積累材料。

縱觀考場作文,眾多失誤文共存的一個毛病就是材料不佳。一是缺乏材料,一味空談;二是材料陳舊,缺乏新鮮感;三是材料粗糙,缺乏提煉。因此,在平日的作文訓練中,加強作文材料的積累就顯得十分重要。材料的積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多留心、多細心。搜集材料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強化閱讀,把閱讀材料轉化為寫作材料,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思考,思考的過程就是提煉的過程,材料經過思考之后才會具有精練性、新鮮性。

2.加強語言訓練,練就打動閱卷老師的本領。

考場作文,歸根結底,要想打動閱卷者,語言是首要的,低分作文大多語言平淡,詞匯貧乏,詞句不善變化,缺少文采。所以,考前訓練一定要重視語言訓練,把語言訓練提升到第一位的高度。積累詞匯,學習造句,學會運用修辭。

3.學會文體創(chuàng)新。

文體的創(chuàng)新不是萬能的,但又是很重要的。比如這里所選的幾篇文章中就有文體創(chuàng)新的佳作,有的時候試著寫一寫“日記”、“書信”、“辯論”等文體,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