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貌僅中姿的女人在熱戀著她的男人眼里,無異天仙之美。
一朵花,甲喜愛得入了迷,乙、丙、丁卻不一定欣賞。
推而至一支曲、一幅畫、一篇文章,際遇莫不如是。
這說明美沒有一個客觀標準,美感因人而發(fā)。
但是,那個女人、那朵花卻的的確確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這又說明了美感不完全是主觀因素,而是主、客觀糾纏交錯的創(chuàng)造。
你我欣賞景物而生美感,原因是把內在的自我,外投到景物上去。在漫天冰雪中見到梅花,她那一枝獨秀的形象,立時引發(fā)你我內心的情意感受又迅即撲回到梅花身上。在這剎那之間,你我的情意與梅花合而為一,交融在一起,無分彼此。美感就產(chǎn)生在這種人與物相擁抱的境界里。
有人覺得嬌艷的女人似鮮花,有人覺得花活起來好像會說話。
花真能說話嗎?其實說話的是人,是人沖脫了自己軀殼的限制,把自己的生命注到花中,于是花便有了生命。推而廣之,人的生命投到月亮上、云霞上、天空上、山水上、樹木上……這些東西立即便有了生命,有了感情。云于是會飛,月會笑,天會發(fā)愁;青松如你我般無援堅韌不拔,你我若蓮花般出于淤泥而不染;“蜀江水碧蜀山青”,形象地呈現(xiàn)出李隆基對楊玉環(huán)長青不變的思念之情。如果你是游子,走在天涯路上,西風、瘦馬能不使你斷腸?如果你是個志士,身騎鐵馬,面對秋風,踏著萬里長城,你能不壯懷激烈?從有限的“小我”,縱到無邊的“大我”,是解放,是超脫,也是美感的源泉。
既然如此,你在看花、觀畫、閱讀作品時,就不光是單純的欣賞,而同時也在創(chuàng)作。依你對“客觀花”的特殊感受,你心中創(chuàng)造出一朵“主觀花”。客觀花就只是那一朵,主觀花則因人而異,看過的人心中都創(chuàng)造一朵,因而是千朵萬朵。而人因出身、教養(yǎng)、經(jīng)歷不同,感受與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也不同,這就是“各花入各眼”的原因,一朵花化成千萬朵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