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我講一個故事:1934年的白洋淀,奶奶為了保護八路老鐘犧牲了,嘎子只身上縣城找傳說中的羅金保,打鬼子替奶奶報仇。于是。他認識了許多小伙伴,英子,佟樂,胖墩。四個人找八路,深入鬼子司令部。最后,終于消滅了在白洋淀的全部敵人,并活捉了鬼子的頭兒——齋藤。
沒錯,這就是小兵張嘎里的故事了。初讀完這本書,心里真是激動萬分。嘎子這位有勇有謀的少年,真叫人佩服!在敵人的刀槍前,他鎮(zhèn)定自若;在面對賣國賊,更是義憤填膺。他做了許多中國人應(yīng)該做的事,也做了許多中國人不敢做的事。正因為有了他,八路軍才順利將鬼子趕了出去。
從蕩氣回腸的故事情節(jié)中出來,又不禁想起了我們自己,跟小兵張嘎比起來,我認為我們是幸福多了,有爸爸媽媽呵護,還有飽滿的精神食糧。可是不知為啥,總有那么一些人,身上長滿了刺。他們叛逆,反抗師長。反抗家長。曾經(jīng)是祖國的榮耀,現(xiàn)在,卻成了悲哀么?
諾貝爾獎是國際上的最高榮譽獎?wù)隆H欢@個獎創(chuàng)辦也有那么久了,為什么到現(xiàn)在還沒有一個中國人呢?中國人口數(shù)十億,難道連一個天才也沒有?是時代在進步,還是我們在退步?
苦難中出英雄。若是凡是事不經(jīng)努力,任何事也辦不成。若是張嘎子出生于我們這個年代,也許一切會不同。憑著嘎子的那股勁,很可能走向兩個極端,一是鉆入學問,二是成為老師家長都束手無策的問題青年。兩者看是距離遙遠,但其實只有一念之差,就在于你想不想努力。
說實話,我們不可能成為像張嘎子那樣的人。但其實只要我們努力,一樣可以讓國家強大。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說不定,下一個諾貝爾獎,就是我們中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