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初三作文 >

星光不問趕路人_優(yōu)秀隨筆作文800字

不論我們是誰,從何處來,我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歷程,很榮幸,能陪你一起走過那些舊時光,很榮幸和你一起給那段歲月畫上句號。

——題記

生命縱橫阡陌,踽踽而行,或見落花翩足遷衰草盤桓,或經(jīng)流水人榆柳聘婷,或恍然聽見悠遠山谷中傳來的黃鸝聲聲清啼,或一路塵滿客袍,任一張白紙將腳印刻成了印記,才一步,即以為走過萬水千山,時光淡去了歲月的影子,卻留住了幸福的記憶。

花影吹笙,滿地淡黃月,回顧歷史,靜品杜甫“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的思想情感。杜甫,自號少陵野老,安史之亂不僅使一度空前繁榮的大唐王朝元氣大傷,更使得詩人不幸被戰(zhàn)爭的狂潮所裹挾,開始了輾轉(zhuǎn)流離的生活,親生體驗了戰(zhàn)禍的危害,他一路走來,踉踉蹌蹌,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也不問,故事講完了,一個時代也就結(jié)束了。

一樽清酒,半掩簾下,斜陽透過窗欞,直在小桌上,思緒回到了那一幕: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有血和泥。這首詩寫于抗日戰(zhàn)爭中最艱苦的1942年,詩人因為在報紙上編發(fā)宣傳抗戰(zhàn)的詩歌,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寫出了《我用殘損的手掌》這首詩。星光不曾過問他們的辛苦,故事長滿天涯海角。

時間,會一寸寸地把凡人的身軀烘成枯草色,看:杜甫歷經(jīng)了“安史之亂”,戴望舒在獄中艱難度險,星光不問趕路人,《禮記·中庸》有云:“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我想,所謂星光不問趕路人便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在世人腦海里,就是蘇軾“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一栗”的短暫生命。

通向未來的前行之路,不只有鮮花相伴,也會有荊棘暗布,但,星光不問趕路人,我們僅能做的,便是居安思危,周密籌謀,堅持不懈,我們才能從容應(yīng)對挑戰(zhàn),化解風(fēng)險,在偉大的征途中行穩(wěn)致遠,我們不需星光過問。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