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大家都能背出這首耳熟能詳的詩,而且曾經都被教育過要珍惜糧食??墒?,我們到底有沒有做到惜糧節(jié)糧?沒有,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那些堆積如山的剩菜剩飯。
你可曾知道,我們吃的一粒粒米飯,一棵棵蔬菜,都是從哪來的嗎?沒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農民伯伯辛勤的耕耘出來的!我的外公就是個種糧的農民。每天外公早早地起床,去田里干農活。不顧頭上的太陽多么毒辣,他依然低頭干活。外公頭上滴下的汗水落到土里,滋養(yǎng)著田里的莊稼。中午,外公回來時背心都被汗水濕透了,他笑嘻嘻地和外婆交談,今年的莊稼長勢。農民起早貪黑,辛苦的在稻田里來回穿梭,才培育出來這些糧食。我們把那一粒粒蘊含著農民伯伯的汗水的糧食給浪費了,我們應該這樣錯下去嗎?
也許你覺得你并未浪費;也許你覺得你浪費這一點算不了什么;也許你覺得我們祖國地大物博……你知道嗎?當你吃著大魚大肉,剩下一大堆剩菜剩飯時,那些山區(qū)的孩子正在為沒有糧食而饑腸轆轆!甚至有些孩子因很長沒有糧食而死去!我們應該好好想想,我們該不該浪費糧食!現在科技發(fā)達,城市日新月異??墒?,“節(jié)約”卻被人們忽視和忘記了?,F在的城市里,經常能看見吃了一半的面包或咬了一口的包子被丟棄在垃圾桶旁。要知道,浪費是一種可恥!
不過,為時還不過晚。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節(jié)約糧食,浪費這種現象一定會在地球上消失。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惜糧節(jié)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