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作家克雷洛夫少年時代,酷愛寫喜劇。有一次,他寫了一部喜劇性歌劇,自認為挺不錯,便去找一個名叫布列伊特科普佛的老板,請他看看是否能夠出版。布列伊特科普佛是個德國人,矮矮的,胖胖的,顯得有些笨拙:但他肚子里學(xué)問不少,對戲劇尤其內(nèi)行。他接過克雷洛夫的劇本,剛看了個開頭,就喜形于色,馬上與克雷洛夫攀談起來。一老一少,越拉越投機。
過了些日子,克雷洛夫又來找布列伊特科普佛,問他讀完了劇本沒有。
布列伊特科普佛笑容可掬地說:“這出戲太逗笑了!你對生活觀察得很仔細??!”說罷,就掏出六十盧布,打算作為稿酬付給克雷洛夫。六十盧布,這在當(dāng)時是一筆不小的錢數(shù)。十四歲的克雷洛夫心花怒放,暗想,有了這些錢,就可以接濟一下家庭拮據(jù)的生活了。他剛要伸手接錢,立刻又改變了主意,要求布列伊特科普佛把這筆現(xiàn)金換成拉辛、莫里哀、布瓦洛等名作家的作品。
布列伊特科普佛答應(yīng)了??死茁宸虮е淮罄?,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