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愛情故事 >

之子于歸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題記】

又是一年春好處,人間芳菲四月天。春天來了,到處都充滿著生機。桃花爭相竟放,從遠(yuǎn)處看像一片絢麗的彩霞。桃花,沒有牡丹的富貴,卻多了份清新的雅致。沒有蓮花的恬淡,卻多出一些純真的妖冶。沒有木棉的激情,又多出一份粉紅色的浪漫。

最美的就是置身在桃林之中,看著粉紅色的花瓣,聞著淡淡的幽香,傾聽花兒低語,令人賞心悅目如醉如癡。手捧桃花心心念念間竟也多了幾分繾綣纏綿。

最初喜歡桃花還是從一首詩開始,更喜歡這首詩里的故事。

唐朝崔護是德宗年間博陵縣的書生,出身于書香世家,天性純良才華橫溢,性情卻難免有些清高孤傲。那一年的春光無限美好,四野生機盎然,整日苦讀詩書的崔護騎著馬去郊外踏青。

桃花林中花嬌枝俏,微風(fēng)輕拂怡人心魄,那些嫣然微笑的花骨朵兒,流露著芬芳散發(fā)著幽香。一片燦若霞光的桃花,在晨曦里靜靜的綻放。清風(fēng)吹過泛起粉浪層層,落英繽紛飄花如雨。

一襲白衣的翩翩少年郎,迷失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樂不思蜀。桃園外幾竿修竹掩映著一座精致的小院,門前潺潺溪水清澈見底,偶爾幾尾游魚躍然水上,濺起水花朵朵。竹籬邊桃樹下一位粉衫少女,淺笑盈盈的凝視著遠(yuǎn)方,一雙美目好似秋波蕩漾,烏黑垂直的秀發(fā)隨意披散,整個人好似仙子一樣靈氣逼人,其中更蘊藏著點點嬌憨與純真。

崔護坐在馬上不由得看得癡了,微風(fēng)搖曳過少女裙擺,竟然生生的,又多了幾分飄逸,那份美麗那種神情,與桃花相映成趣。崔護的心中升起陣陣顫栗,一絲難以割舍的柔情瞬間纏繞而去,只想撲捉住眼前這一剎那。這幅唯美的畫卷,令他仿佛置身夢中,身心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崔護翻身下馬輕叩柴門道:“小生踏春路過,口中焦渴萬分,可否求些水喝?”少女將他迎入屋內(nèi),轉(zhuǎn)身去廚房烹茶。崔護打量著四周,只見窗明幾凈,墻邊放著一排書架,案上筆墨猶新。墻壁正中掛著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幾多柳絮風(fēng)翻雪,”下聯(lián):“無數(shù)桃花水漫霞。”言辭間雅韻天生淡然出塵,絕對不是一般鄉(xiāng)野農(nóng)家的風(fēng)格。

走近書案,只見墨跡猶新的紙箋上,寫著一首詠梅的五言絕句:“素艷明寒雪,清香任曉風(fēng)。可憐渾似我,零落此山中。”整首詩詞中充滿著蕭瑟、才華不得施展的無奈。崔護在心里暗暗思忖,究竟是何等的遭遇,才能衍生出這樣的詩句呢?

這時,少女端著清茶走了過來,看到崔護正在品味詩詞,會心一笑說:“相公,請喝茶。”崔護從自己的思維中醒了過來,看著不施脂粉的少女,更顯得純真靈秀,真是人比花嬌,不由得有些發(fā)愣。少女抬頭望了崔護一眼,點點嬌羞自頸項升起,迅速放下茶盤站到一邊。

崔護看的心旌搖曳,險些不能自制,但畢竟是飽讀詩書的人,穩(wěn)了穩(wěn)心神后,端起茶來喝了一口,接著就自敘家門,然后客氣地問少女的家世。少女只說:“小女名為絳娘,隨家父蟄居于此。”言辭間似乎有些難言之隱,崔護也就不便多問了。

姑娘的家世在崔護心中成為一個謎團,不可言及。只好另找話題,大贊此地風(fēng)景秀美景色宜人,少女只是含羞點頭以示贊同。崔護無計可施,忽然望見院內(nèi)桃之夭夭,遂生急智道:“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說完后意味深長的望著絳娘,等待她的反應(yīng)。

絳娘雖然青春年少情竇初開,對一表人才、風(fēng)華正茂、氣宇軒昂的崔護早已傾心相許。但是拘于禮教怎敢向陌生男子吐露心扉,也只有坐在那里含羞不語,兩片紅霞飛上臉頰,端的是楚楚可憐,羞怯的目光只是鎖定自己的足尖。

崔護見絳娘不言語,更加不敢造次。兩顆年輕炙熱的心在春日暖陽中激蕩著,彼此都被對方深深的吸引,卻也只有發(fā)乎情,止于禮了。夕陽西下,崔護不得已起身告辭,絳娘把他送到大門口,依依不舍的目送著心上人漸行漸遠(yuǎn),崔護也不時回頭張望。

一次春日偶遇,在崔護和絳娘心中激起圈圈愛的漣漪。自崔護走后,絳娘就陷入深深的相思之中,他的一言一行,每個神態(tài)都深深的烙印在絳娘的腦海中,讓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縈。

崔護回到家中,忙于繁重的功課日夜苦讀。雖對絳娘有著千般柔情萬種相思,因為不知絳娘心思,也只有輕輕放下,留下的只是午夜的一抹倩影罷了。時間猶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又是一年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崔護望著點點桃花觸景生情,回憶起往日舊事,抱著急切而忐忑的心情,又一次來到城外尋找舊夢。

這是個曼妙的春天,溫和的陽光普照大地,輕柔的微風(fēng)拂過萬物。只是不知溪邊的姑娘是否還是笑靨如花,前年春天他采擷的一朵桃花,依然在心中開得嬌艷,只是不知今日的姑娘,能否再次為他打開那扇柴扉。少女那嬌羞的俏臉,伴隨著桃花清幽的香氣,綻放在崔護的眉間眼底。

那個春日那片桃林,掩映著桃花般的嬌顏,敲開了他緊閉的心門,青澀的華年因你而精彩。自從分別后,他就在飄渺的晨昏里細(xì)數(shù)著一個又一個的無奈,多想讓姑娘的目光隨著自己的移動而移動,多想把那朵桃花移居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

原來他是深愛著桃花的,愛它的純真、愛它的嬌憨、愛它的嫵媚、愛它的粲然、更愛它的矜持,他渴望在桃樹下酣夢一場,直至地老天荒。原來不是桃花迷了人的眼,而是他為桃花迷了心。

多想與你在人間春暖之時,烹煮一壺香茶品茗作畫,和一曲清歌共看桃花嫣然,細(xì)數(shù)風(fēng)流。多想乘一葉扁舟,泅渡你的彼岸。手捧飄落的桃花愛不釋手,點點桃花怎訴心事萬千?只愿徜徉在桃林之中,任花瓣飄落于懷,足矣!

尋尋覓覓,原來今生是因你而來。只見昔日景色依然如故,好像那次偶遇就發(fā)生在昨天。走近院落輕叩柴扉:“小生踏春路過,口中焦渴,想討些水喝!”崔護重復(fù)著去年的話語,期盼著少女替他打開柴門。幾次呼喚不見回音,不由得焦急起來,輕聲呼叫:“絳娘,開門!絳娘,快開門,是我!”除了風(fēng)聲拂過,再也沒有別的聲音。

細(xì)看,原來門上懸著一把銅鎖,宣告著主人并不在家。崔護頓時感覺一盆涼水兜頭潑來,不由得頭暈?zāi)垦???葑陂T前桃樹下,飄落的花瓣落滿衣襟,一如他那沮喪的心情。轉(zhuǎn)眼又是夕陽西下,仍然不見絳娘歸來,訕然的他在門上寫下七絕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從此這首詩就流傳千年,感動了無數(shù)人心,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崔護往城南訪絳娘不遇,回家后一直悶悶不樂,腦子里不停思忖:“絳娘為什么不在家?她究竟去了哪里?是探親?還是郊游?是搬家?或者是出嫁了?!”

想來想去,絳娘的身影一直在心里縈繞不去。這樣一來,他根本無心讀書,甚至茶飯不思。數(shù)日后,他決定再度往城南尋訪。這次他尚未走近,就聽見茅屋內(nèi)傳來陣陣哭聲,不由得心中一緊,急忙上前叩門。

片刻后,一位儒雅的老者哽咽著走了出來,淚眼模糊的打量著崔護問道:“你是崔護吧?”崔護訝異著說:“您認(rèn)識我?晚生正是崔護。”老者涕淚縱橫哭著說:“你害得我女兒好苦!”崔護急忙詢問:“敢請老丈說明原委?”

老者哭訴:“我女兒今年十八歲了,平日里知書達理行為端正,待字閨中安分守己。自從去年見到你,日夜?fàn)磕c掛肚,只道若你有情,必定會再來尋訪提親。無奈春去冬來,總不見你的音信,她朝思暮想悵然若失,本來已經(jīng)絕望,前幾日被我勸說到親戚家小住,歸來后見門上你的留詩,痛恨自己錯失良緣,愁腸百結(jié),以為今生再不得相見,就此一病不起。她娘親早逝,我與她相依為伴,本想為她擇一佳婿,奈何她對你情深至此,你還不是害得我女兒好苦嗎?!”

崔護聽了這番哭訴,好似五雷轟頂,一時間竟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的癡情女子竟然用情至此,怎不讓自己傷心欲絕呢。日前尋訪不遇題詩而回,不料竟生出這樣事端,不由得哭泣著說:“絳娘!你若因我而死,崔護豈能茍活于世!絳娘!你等著我,我這就隨你去!”

也許是精誠所至感動了上天,也許是他的一片癡心,喚回了昏迷中絳娘的心,這時絳娘竟然悠悠的醒轉(zhuǎn)過來,慢慢地睜開雙眼,望著崔護欲語還休淚眼滂沱。

崔護回家后,把實情稟明父母,求得了父母的諒解與支持,終于依禮行聘,擇個良辰吉日,把絳娘娶進門來,絳娘的父親也由崔護進行了妥善安置。

崔護終于娶得心目中情深意厚、賢淑美慧的嬌妻,自然志得意滿。而絳娘殷勤持家、孝順公婆、夜來紅袖添香為夫君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騖專心用功,終于在唐德宗貞元十二年,獲得進士及第,外放為官。從此仕途一帆風(fēng)順,官至嶺南節(jié)度使,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

看世間終有花開花落,因因果果到頭只是輪回,花開偕誰醉,花落與誰殤。縱然今生只能一花一世界,我也愿與你在佛前共修。一場桃花戀穿透了誰的柔情,演繹出多少人間自古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的風(fēng)流雅事。

無數(shù)次的暢想,崔護和絳娘是否也會坐在桃花樹下,看瘦了時光流轉(zhuǎn)。人與人之間或許有種感覺,似曾相識卻又妙不可言,輕輕地拈起一枚桃花枝仔細(xì)打量,曼妙的花瓣包裹在輕柔的微風(fēng)里,有著說不盡的素凈與嬌俏,緩緩遞到鼻尖,嗅著一縷幽香,浸透著多少世間的柔情與滄桑。

陌上桃花依舊嬌弱而清新,和著脈脈春風(fēng)揮灑著曼妙芳華。世間緣來時相遇、相知、相愛、相守,今生惟愿與在你一起,度過這一世的情意深長。千年的等待只為與你邂逅,此后浮生若夢,只求與你相伴朝朝暮暮,攏一袖桃花,為墨跡添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