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腦海里一直留存一個美國校園廣告的畫面,廣告上有4盞燈,從左到右依次排列著,左邊的那盞燈非常明亮,右邊的則是一盞無光燈。這4盞燈每相鄰的兩盞間都有一段對話,它們影響著燈的明暗度。
第一盞明燈后的對話是:“我有一個想法,想去做。”回話說:“可以做到嗎?”第二盞燈略暗了一些,燈后的對話是:“我試試看。”回話說:“很難吧!”第三盞燈變得更加昏暗了,燈后的對話是:“周圍的人都不同意我去做。”回話說:“那就算了吧!”第四盞燈最終熄滅了。
現(xiàn)實中,熄滅想法總要比點燃想法容易得多。初離開家鄉(xiāng)去上大學(xué)的時候,滿懷壯志,由于當初自己是提前兩屆邁入大學(xué)的學(xué)生,所以說話辦事不免幼稚天真甚至荒唐。然而,指點的人少,嘲笑批評的話語接連不斷。沒過多久,我不僅信心全無,而且進入一個沉悶壓抑的階段,與其說錯,不如不說。直到進入美國大學(xué)以后,聽到教授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diào)學(xué)生的創(chuàng)意的時候,自己才真的從鳥籠子里飛出來,回到一個充滿疑問、迎接挑戰(zhàn)的真實自我。實際上,回首幾十年走過的人生之旅,最有收獲的歲月,反而是“摔倒”的幾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