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觀后感 >

觀后感1000字 死亡詩社觀后感

我一直對中國大陸以外的教育很好奇:別樣的文化下、別樣的社會形態(tài)下,人是怎樣成長的?于是,看電影,得到一些了解。即便是看其他題材的電影我也不由自主地會留意于學校教育的內(nèi)容。

《死亡詩社》,果然名不虛傳,很吸引我,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些動人的場面深深留在腦海里。影響最深的是基廷老師領(lǐng)著男孩子邊踢足球邊誦讀詩歌。

“無論戰(zhàn)斗勝利與否,都要迎著敵人英勇向前“,男孩在他的大聲敦促下喊出詩句,把球大力開了出去。

“要做一個世界水手,駛向所有港口”,

“要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爬上絞架,迎著槍口,要面不改色“;

“從今以后的生活,增添了詩的樂趣“;

男孩們一個接一個喊著基廷給他們的紙條上的詩句,并把球開了出去。

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放不開手腳的男孩,基廷敦促著:”大點聲,蓋住音樂,我聽著不夠英勇!“”來吧,先生,感情充沛點。“同時脫掉了外套,參與到了踢球。男孩們一開始是拘束的,到后來領(lǐng)悟到老師的用意,藏在身體里的活力迸發(fā)出來。

此情此景,令我暗暗叫絕,這老師怎么想出這樣契合學生們成長的絕招。孩子們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顯現(xiàn)出了無窮的活力。喊出詩句的同時,男孩們理解了老師的用意,詩歌的意義在踢球中自然顯現(xiàn),誦讀的本真在少年揮灑激情中體現(xiàn)。詩歌的意義——靈魂迸發(fā)出的歡歌。誦讀——身心的奔放,絕不是紙張上文字的那份單薄。那一刻,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如神一樣的澄澈英勇。

基廷還鼓勵他的男孩們站在桌子上并告訴他們換個角度看這個世界會很不一樣,男孩們一開始遲疑著,從來沒有成年人這樣引領(lǐng)過他們,到后來嘗試著站在桌子上俯視,他們站在上面的時候自然表現(xiàn)出一種自信、神氣;基廷在中庭場中以走路的形式讓大家明白一致性,同時也要大家保持個性,還鼓勵學生不要害怕恐懼,要樹立信心。

一幕幕,基廷以他最真誠的的心靈引導(dǎo)男孩們更接近內(nèi)心,引領(lǐng)學生感受真正的精神的成長。

基廷何以能做到這樣動人?是他的真誠。誠之者,天之道也。誠之者,教之道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不精不誠,不能育人。不誠,不會體察到學生需要什么,不會辨析要教給孩子什么。不誠,只能是傳聲筒,沒有教育力量;不誠,老師僅僅是所從事一種職業(yè),并不能履行其真正的職責。

韓興娥是真誠的,她認為學語文要有豐厚的積累就領(lǐng)著孩子這樣學語文,她所做的絕不為成名。雷夫是真誠的,否則無法參透真相。他的奇跡是真誠面對教育面對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的奇跡。我們第一線的老師應(yīng)該真誠的面對學生,想想自己能給孩子們什么,而不是疲于應(yīng)付各種理念,投機取巧迎合某種趨向。這個過程中,要忘了自己,才能全力以赴。

我要做的是什么?每一節(jié)課面對二十五名學生,我要做什么?做什么,可以稱得上是一名老師?我開始真誠地思考這些問題。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