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少年犯罪的電影里,或許還很多人還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播放的一部名為《少年犯》的電影,這是一部描述少年犯罪份子在學校般的監(jiān)獄生活中,在“教育、感化、改造”的政策指導下走上正路的故事。影片《少年犯》還采用監(jiān)獄實景拍攝,選了十八名犯罪少年做演員,以紀實風格的寫實主義手法逼真地再現(xiàn)了少年犯服刑、改造的生活,揭示了少年犯罪的家庭和社會根源。
而今,根據(jù)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詹紅荔為原形改編創(chuàng)作的影片《南平紅荔》,是用電影藝術(shù)的手法,以主人公詹紅荔用心探索實踐未成年人輕罪記錄封存制度為主線,生動地再現(xiàn)了詹紅荔同志對失足少年傾注母親般的真情大愛。
但無論是《少年犯》還是《南平紅荔》,對于影片表現(xiàn)的青少年問題、成年人的職責乃至于整個社會,一個避之惟恐不及的地方,濃縮了多少人生的嚴峻。影片無疑宣傳了法制的尊嚴,卻絲毫不去圖解法制的具體條目;而在至力于開掘社會主義法制的人道資料,從法與情、罪與愛的矛盾和統(tǒng)一中組接成電影蒙太奇,使得電影鏡頭里有了X光的透視了,讓觀眾從理智和情感的交融中去感悟法制的必要。這一點是一種深層次的。
對青少年的成長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猶如電影《南平紅荔》里面所呈現(xiàn)出來的獨特個性和鮮明特色,就是這部影片的藝術(shù)風格,它充分體現(xiàn)著創(chuàng)作者的藝術(shù)感覺和審美趣味。影片分別以何剛、李成龍、方超三個失足少年為線索,他們的不同命運構(gòu)成了影片的核心故事。倘若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青少年自身存在的普遍生理、心理特點(如機體需要增多、性早熟,和心理不成熟、容易感情沖動、模仿某人、獵奇新事物等),以及我國人口年齡結(jié)構(gòu)總體上偏年輕的客觀狀況,使得我國青少年犯罪在整個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率較高。
而為削除未成年人氣犯罪前科記錄的不利后果所提及的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是刑事訴訟法在未成年人犯罪領域的一次進步。“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并不等同于“前科消滅制度”,主要思考到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封存的價值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名譽、促進其盡快回歸社會,并免受因已經(jīng)理解過懲罰的犯罪行為再次受到社會的歧視。
電影《南平紅荔》由鄔君梅擔綱女主角塑造詹紅荔形象,濃縮了她身為女人、法官、母親、妻子等多種身份背后,所做的平凡與不凡的事?;蛘?,對于電影《南平紅荔》里的青少年中,圍繞著家庭、學校、社會的氛圍里,在這種綴連中揭示青少年不同的犯罪原因和走向自新的歷程。就應說著重清楚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避免青少年犯罪的成長道路,更重要的是恒之以理、動之以情、授之以知識相結(jié)合起來。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明天,青少年所應對的是一個更具誘惑力的社會,引導青少年走向正途,是家長、學校和全社會的職責。